•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強化科技賦能 積蓄產業動能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慶陽實踐新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慶陽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 代永宏

    科技革命和生產力發展的歷史表明,依靠科技創新促進生產力的迅速發展是一條普遍規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币虼?,大力支持科技創新、積極發展未來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是我們的戰略選擇。

    順應新形勢,明確未來產業“是什么”

    今年初,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主要面向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六大方向,要求堅持合理規劃、精準培育和錯位發展,以智能終端、信息服務產品、高端裝備為載體,積極培育未來產業產業鏈,著力構建產業生態。整體看,未來產業就是用“明天”的技術鍛造“后天”的產業,是由前沿技術突破和顛覆性創新推動的新興產業,關系到今后一個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不但要加強基礎研究投入,加快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推進傳統產業的高端化升級和前沿技術的產業化落地,更要提早布局未來產業,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轉化,打造標志性產品,壯大產業主體,豐富應用場景,優化產業支撐體系。

    未來產業的發展速度和水平,將成為決定一個地區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區域分工地位的重要力量。如果一個地區對未來產業布局早、對前沿技術創新投入大,就有可能率先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和產業化,從而掌握未來產業發展技術專利、構建商業生態并實現對用戶的鎖定,在產業競爭中居于掌控地位、獲得更多未來產業發展的空間。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系統謀劃,積極推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循環制造等未來制造產業,大力發展風電、光伏、氫能等未來能源產業,聚力探索油、煤、氣深加工未來材料發展;積極把握“新基建”發展浪潮,加強“三源兩心”(智力資源、計算資源、數據資源、數據中心、算力中心)整合建設,強化“三力”(算力、運力、存力)協同發展,加快構建高速泛在、云網融合、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高度契合黨中央關于培育未來產業、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我們已經邁上了未來產業發展的新賽道,搶占了未來產業培育的先導區。

    積蓄新動能,找準傳統產業“發力點”

    (一)堅持一個主體:企業。近現代以來,被認為改變人類生活的160種主要創新中,80%以上是由企業完成的。就我市來講,應鼓勵支持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培育和發展具有學科特色和適應產業優勢的研發中心,針對全市產業發展的關鍵性技術問題,以企業為主體,通過央地合作、院企合作等模式,啟動實施一批科技專項,重點強化光伏、石油、煤化工、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產業科技賦能,形成一批具有全省乃至全國先進水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

    (二)聚焦一個重點:融合。堅持改造、提升、融合,加快運用成熟的高新技術改造提升主導產業,集中支持石油、煤化工、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技術升級換代,提高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圍繞技術創新優化生產要素融合配置,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產業、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生產性服務業等產業,不斷夯實數字經濟和未來產業耦合發展的產業“底座”。

    (三)圍繞三次產業:賦能。農業方面。搶抓“東數西算”歷史機遇,加快釋放數據生產力,強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垂直農業、定制農業、精準農業、生態農業,促進優勢產業規?;?、創新化、品牌化發展。堅持 “循環、現代、智慧”三位一體,加強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的研發,延長產業鏈條,增加農產品的技術附加值。大力推廣產品溯源、智能灌溉、智能溫室、精準施肥等智慧農業新模式,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工業方面。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要求,圍繞“四千四百”8大產業鏈,強化科技攻關,堅持全產業鏈培育、智能化增效、綠色化轉型,全力推動油煤氣化工、氫能儲能、新能源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工業云、智能服務平臺和工業軟件等國產化替代和規?;瘧?,推動產業組織方式創新,加速全市新型工業化進程。服務業方面。按照“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要求,圍繞住宿餐飲、汽車家電、家具百貨、特色旅游、醫療金融等消費熱點,加速重構產業價值鏈新體系。加快平臺集群建設,構建集研發、信息、交易、物流、倉儲、加工、配送、服務、金融等功能于一體的服務體系,形成數據要素直接鏈接市場主體和消費者,構建“零庫存、高利潤、低成本、便捷化”的運行體系。加速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聚焦網絡協同制造、包裝定制、節能環保、電子商務、檢測檢驗、供應鏈協同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互動發展。

    布局新業態,著眼未來產業“怎么辦”

    (一)分步實施,培育產業生態。未來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發展方向,是重塑創新版圖與經濟格局最活躍的先導力量。發展未來產業,應堅持“走一步、看三步”。結合我市實際,從近期、中期、遠期分階段梯次培育,形成一批引領能力強、經濟效益好、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未來產業。一是近期布局打造未來產業發展標桿,在數字經濟、裝備制造、人工智能等優勢賽道率先突破,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強化5G、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的賦能,進一步提升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動研發、產品、裝備、服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二是中期布局培育未來產業發展集群,圍繞第六代移動通信系統、新型儲能、高性能復合材料、智能制造、低空經濟等重點賽道,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和顛覆性技術,構建未來產業集群。三是遠期布局重大前沿技術策源建設,積極搶占未來產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圍繞類腦智能、光子和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等重點賽道,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未來產業發展提供技術策源。

    (二)強化保障,提升承載能力。一是加強工業園區建設,進一步在科學規劃、明確定位、完善設施上下功夫,全面增強園區承載能力,統籌推進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支持園區加快標準化廠房、企業孵化器等生產性配套設施建設,推動建設產城融合型園區。二是完善激發企業創新能力的制度機制,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產業,創建“企業出題、科研解題、市場閱卷”機制,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在政策保障、校企對接上完善機制,暢通渠道,促進企業和科研機構、重點高校在技術支撐、產品研發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三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緊盯公平競爭、政策享受、融資增信、訴求響應、權益維護等關鍵,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利益,為本地傳統企業升級改造和招引科技型、數字型企業落地發展厚植沃土。

    (三)集聚人才,強化統計監測。一是把高素質的勞動者作為未來產業發展的第一要素,大力實施人才引進計劃,選拔“雙一流”、特色優勢專業畢業生,給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信任與支持,充分調動科學研究潛能。二是在充分利用全市現有人才、做到人崗相適的基礎上,梳理全市產業人才緊缺清單,完善校企聯合育人機制,全面提升干部職工數字經濟素養,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充足人才保障。三是按照國家統計方法制度要求,依法依規、全面真實開展統計監測,精準反應高新技術企業、有專利申請、著名商標企業運行情況,及時開展R&D投入情況、企業創新調查、創新能力分析,研判預警、監測評價全市科技研發、產業賦能和數字經濟發展情況,充分發揮統計工作信息、咨詢和監督的職能作用,服務和保障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編輯:吳樹權
    相關稿件
    欧美一性一乱一交一视频,国产一级av免费看,我要看黄色三级片中文版国产,亚洲无码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