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環縣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三北”工程黃河“幾字灣”攻堅戰全面鋪開,“固溝保塬”提質增效等生態工程縱深推進,不斷厚植生態底色,改善環境質量,切實筑牢了生態安全屏障。
小樹苗發揮生態大作用
一葉“綠肺”,潤澤城鄉,小小樹苗發揮生態大作用。
環縣境內山多川少、溝壑縱橫,干旱少雨、風蝕沙化嚴重,是全省18個干旱縣之一。提起昔日的環縣,老一輩總會搖搖頭“旱呀,少雨呀,干呀,風沙呀……”
面對嚴酷的自然條件和脆弱的生態環境,作為黃河中游水土保持、水源涵養區和阻止毛烏素沙地南侵的重要生態屏障,在推進黃河荒漠化治理中環縣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破解生態困境,環縣運用科學的生態治理,以“一屏一廊四川”為重點治理區,因地制宜植綠、修田、筑壩,分區分類固沙治沙,小流域基本實現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溝”的治理目標,繪就出宜居宜業的綠美生態底色。
走進山城鄉山城堡、王山口子、八里鋪3個行政村,村民們樂開懷,不要小瞧一顆顆小小的樹苗,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如今山變得更綠,生態變好了,生活幸福了,致富路也寬了!
“今年在山城鄉田佛山治理示范點,我們堅持宜灌則灌、宜喬則喬,推行生態樹種+‘草果藥’混交模式,已完成造林綠化5萬畝,累計栽植油松、云杉、紅太陽杏、文冠果等樹種370余萬株?!杯h縣林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蘇曉吾介紹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綜合治理,切實解決了土地沙化問題,有效遏制了毛烏素沙地南侵?!?/p>
一代又一代環縣人民將“敢向沙漠要綠色”的決心刻在環州大地上,環縣作為打贏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的主戰場、主陣地,各方力量積極參與植綠、護綠行動,大力發揚著“三北精神”,一步步讓環縣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向“綠進沙退”的轉變。
目前,全縣現有林地123.22萬畝,現有草地760.25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74.5%,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545平方公里。
“鎖住”泥沙護河水清流
“轟隆隆轟隆隆……”在洪德鎮黃土高原塬面保護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和推土機在工地上來回穿梭,工人師傅頂著烈日在施工現場忙碌作業,溝頭回填、防護、蓄排引水等工程正有條不紊地推進。
“以前下起雨來,這兒的路就會被水沖毀,今年的塬面保護工程,切實解決了村社溝頭侵蝕、鄉村道路損毀、塬面水路不暢等困擾鄉村發展的難題,不僅美化了鄉村,而且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焙榈骆倧堒宕逯c坤指著之前的道路感慨。
為了因地制宜布設水保措施,有效對塬面徑流進行集蓄和調節排導,洪德鎮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充分利用水沙資源,連點成線、整流域治理,不斷改善生態環境,為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綠色生態支撐。
“今年實施黃土高原塬面保護項目共計三個標段,預計今年10月底完成竣工?!杯h縣水保局治理股股長趙海峰介紹,“塬面保護工程能夠有效遏制溝頭前進、溝床下切、溝岸擴張、塬面萎縮、道路不暢等問題,使生態環境明顯改善?!?/p>
今年以來,環縣搶抓政策機遇,整合資源,強化舉措,加快推進“固溝保塬”生態工程,堅持“涵養水、保持土、治理沙”三管齊下,積極開展水土流失治理行動,創新提出了以塬面徑流調控、溝頭加固防護、坡面綜合治理、溝道水沙集蓄四道防線為核心的“固溝保塬”模式,牢牢“鎖住”泥沙保護河水清流。
擦亮城市綠色生態底色
綠色是新時代美麗城市建設的底色。環縣持續拓展綠色生態半徑,不斷增添城市綠意,同時注重城市街景、街容、基礎設施建設,舊城改造、新區拓建、故城打造協同發展,用“繡花功夫”做好“城市管理文章”,繪制花開滿城、處處是景、步移景異的高質量城市道路綠色畫卷。
晨光微露,健身跑道上的身影漸漸多起來,一身運動裝束的居民趙淑紅做著健身操,“我每天都堅持在這里鍛煉,這里的風景非常優美,環境也比較好?!?/p>
漫步在環江民俗文化風情線健身步道,這里綠樹蔭濃,花香四溢,林中小徑蜿蜒曲折,綠植盆景連綿不絕,一條鋪著地膠的路面從城北延至城南,為市民健身運動提供了便利條件。無論晝夜寒暑,在街道、園林,隨處可見的是環衛工人不辭辛苦打掃著每處角落,城鄉人居環境明顯得到改善。
“今年針對居民群眾休閑健身需求,打造了獨居特色的綠地景觀,在健身步道旁栽植綠籬689平方米,栽植黃楊3.38萬株,將裸露土地、綠地和健身步道分割,既提升了環境衛生水平,又改善了綠化景觀效果?!杯h縣園林管理局生產技術部鄧春梅一如往常督看城區園林綠地環境衛生。
環江民俗文化風情線是城區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區居民主要的休閑娛樂場所,是城區獨居特色的生態“天然氧吧”。目前,全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7.98%,綠地率25.3%,綠化覆蓋率28.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8.13平方米,人民群眾的綠色獲得感、生態幸福感不斷提升。